格密码学进阶09:基于GSW的NIZK(下)

Posted on Oct 23, 2020

格密码学进阶09:基于GSW的NIZK(下)

上期回顾

上期,我们看到了【KW17】中基于GSW的NIZK构造。大概的构造思路是基于GSW全同态加密(FHE)的变种,即全同态承诺(FHC)。

基于GSW FHC,Prover可以把要证明NP Relation的witness $ w $的承诺发送给Verifier,然后Verifier基于承诺$ c_w $同态计算证明电路$ C_x(\cdot) $。最后,Prover提供一个opening,可以让Verifier打开计算之后的结果,看到电路的输出。如果$ C_x(w) = 0 $,那么代表witness有效,证明也就通过了。

在上期的最后,我们也看到了【KW17】的NIZK的构造,虽然基于FHC的idea很有意思,但是也有两个缺陷。一个是同态承诺的opening $ \mathbf{R}_{C_x, w} $在概率分布上会暴露出和$ w $有关的信息。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,如果Prover没有遵守协议,并没有一开始诚实的发送一个GSW FHC的承诺$ c_w $的话, 那么整个协议就失去了意义,毫无Soundness可言。

这期,我们就来着重的看看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,最后得到【KW17】的完全构造~

Soundness的问题

首先,我们来看看如何解决最大的问题,即Soundness的问题。

我们知道,如果Prover并不会诚实的构造GSW FHC承诺的话,那么整个协议就会失去所有的可信度。但是比较头疼的是,我们并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来“证明”Prover发送给Verifier承诺$ c $真的是基于witness $ w $诚实构造的GSW FHC承诺。最好的证明方法就是直接把$ w $发送过去,但是这违背了我们原本零知识的要求。

我们在上期的结尾也稍微讨论过,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Prover可以事先零知识地证明他所公开的承诺是一个诚实构造的GSW FHC承诺。如果使用了别的NIZK方案,那肯定会变相的基于其他方案中的假设。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就是在尝试构造纯粹基于Lattice假设的零知识证明,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可取。

从NIZK到Preprocessing NIZK

乍一看,似乎我们已经束手无策了,没有办法通过GSW FHC来构造真正的NIZK。

因为真正的NIZK要求过于苛刻,Prover没有办法说服Verifier他发送的承诺是诚实的,所以我们现在卡在了这个点上无法继续下去。既然如此,我们可不可以放松对于NIZK的要求,使得我们可以绕过这个问题呢?

一个最简单的放松(relaxation)版本,就是Preprocessing NIZK,即加入一个预处理(Preprocessing)的阶段。在Preprocessing的阶段,一个协议的双方(即Prover与Verifier)可以委托一个可信的第三方(Trusted Third Party,TTP)进行一系列诚实的参数生成操作。

image-20201017172904743

在参数生成阶段完成之后,TTP会把生成的参数分为两组:属于Prover的参数$ k_p $,与属于Verifier的参数$ k_v $。最后,TTP会把这两组参数秘密的发送给Prover与Verifier。在整个初始化的阶段中,Prover和Verifier都可以完全相信TTP生成的参数是诚实生成的,不会有任何造假的部分。

对于这一类由TTP生成参数并且发送给协议双方的结构,我们称之为Trusted Setup(可信初始化)。对于zkSNARK以及隐私货币技术比较熟悉的读者们可能对于这个定义并不陌生,我们在这里就不多描述了。

我们还可以把TTP做的部分替换成一个MPC协议来完成。因为协议双方完全信赖TTP,并且TTP也不会作假,这一要求和MPC能带给我们的非常相似。这样的话,Prover与Verifier只需要在协议的一开始进行一次MPC,就可以相互得到对应的初始化参数$ k_p, k_v $了。

基于Preprocessing Model的第一次尝试

当我们relax了对于NIZK的定义,采用了Preprocessing Model之后,相比起原来的NIZK规定,我们额外的多拥有了一次可信初始化的机会。

即然我们之前遇到的问题在于Prover没法证明他生成的承诺是可信的(诚实的),那我们索性缺啥补啥:直接在可信初始化阶段生成证明所需要的承诺$ c_w $。

image-20201017182737725

图上描述的就是【KW17】中基于我们的这一想法所做的第一次尝试。

我们可以看到,现在在Trusted Setup的环节,Prover悄悄地把他的witness $ w $告诉TTP,然后TTP就根据$ w $的值诚实的生成了对应的Commitment $ c_w $以及对应的opening $ \mathbf{R}_w $。随后,TTP把Commitment和Opening发送给Prover,而只把Commitment发给Verifier。

进行Trusted Setup之后,Prover和Verifier就可以和我们之前描述的步骤一样完成协议了!由于Verifier已经知道诚实构造的承诺$ c_w $了,所以Prover只需要基于$ w $的信息,通过我们上期描述的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计算出对应计算$ C_x $的opening $ \mathbf{R}_{C_x, w} $,随后再发送给Verifier就完成证明了。

当Verifier收到opening $ \mathbf{R} $之后,他只需要使用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,即在承诺上同态计算$ C_x $,随后再用我们之前描述过的$ Open $算法验证Prover发过来的opening,就知道证明是否能够通过了。

我们注意到,在这里我们的NIZK体系的soundness问题已经被完全解决了,因为任何需要诚实完成的部分都被我们挪到了TTP的Trusted Setup环节,这样一来似乎可以大功告成了。

Reusable Trusted Setup

然而,我们现在得到的Preprocessing NIZK的结构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

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之前的图例,我们会发现,在Trusted Setup的过程中,Prover就需要把他的witness $ w $告诉TTP,以便完成初始化阶段。这代表着每更换一次witness都需要重新进行可信初始化!对zkSNARK的Trusted Setup环节熟悉的读者可能对这个不陌生,这基本上代表了如果Prover想要证明别的witness,或者是证明别的东西(那么witness也会相对跟着改变),协议的双方就需要重新进行一次Trusted Setup。

如果我们不依靠TTP,而是通过MPC协议来进行初始化的话,这就代表Prover和Verifier时不时的就要进行计算非常昂贵的MPC协议,以便确保双方都能拥有最新的witness的承诺。

这一点,直接就把我们的Preprocessing NIZK的构造推下了深渊。原本看起来非常简单实用的idea,现在变成一个一次性的,效率不是很高的协议。

当Kim与Wu探索到这里的时候,他们心中的疑惑和我们相同:能不能想办法使得Trusted Setup所生成的参数可以被反复使用reusable)呢?换句话说,能不能进行一次Trusted Setup,但是生成的参数可以用与证明各种各样的问题的NIZK呢?

对于一次初始化之后,可以证明各种问题的NIZK,我们称之为Multi-theorem Preprocessing NIZK,这也就是【KW17】这一篇paper的标题了。

Adding a Layer of Indirection

为什么我们之前的Preprocessing NIZK构造只能用于一次证明呢?这是因为在Trusted Setup的过程当中,Prover必须要向TTP揭露witness $ w $的信息,这也就代表了整个协议的初始化阶段是和witness所绑定的。

如果我们想要使得这个协议可以通过一次Trusted Setup就可以证明多个问题的话,那么我们必须得从Trusted Setup中移除任何和witness有关的部分。在【KW17】中,Kim与Wu所做的,是加入了一层Indirection Layer(间接层),使得初始化生成的承诺可以用于生成多个不同的NIZK。

这是怎么实现的呢?我们来看第二次尝试的具体协议结构。

image-20201018124521291

根据图中所示,Kim与Wu所做的第二次尝试,就是在Trusted Setup的阶段生成了一个和证明所需要的witness无关的一组承诺:一个用于加密用的密钥$ k $。

具体的来说,在Trusted Setup阶段,TTP会随机的生成一个对称加密用的密钥$ k $。这里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是任意的算法,比如AES等,具体的实现算法并不重要。随后,TTP会诚实的生成对于$ k $的一个GSW FHC承诺$ c_k $,以及对应的打开这个承诺的randomness $ \mathbf{R}_k $。最后Prover可以看到$ k, c_k, \mathbf{R}_k $,而Verifier只能看到对于密钥的承诺$ c_k $。

当我们把NIZK系统如此初始化完成之后,Prover手上就拥有了一个对称加密的密钥$ k $,而Verifier拥有了一个$ k $的承诺。

这个时候,假如说Prover想要向Verifier证明他拥有满足证明电路$ C_x(\cdot) $的witness $ w $的话,只需要做以下三步:

  1. 首先,Prover把他选择的witness $ w $用密钥$ k $在选定的对称加密系统下加密,得到$ ct \leftarrow Encrypt(k, w) $。
  2. 随后是最精髓的一步,Prover把证明所用的公共参数$ x $以及刚刚生成的密文$ ct $嵌入在电路中,构造出如下的一个新的电路$ f_{x, ct}(\cdot) $:

$$ f_{x, ct}(k) = C_x(Decrypt(k, ct)) = C_x(w) $$

这个电路的输入是密钥$ k $,而输出是我们原本证明电路的输出$ C_x(w) $!它做的事情等于就是把Prover生成的$ ct $使用$ k $对称解密,还原回原本的witness $ w $,然后再通过原本的证明电路,得到$ C_x(w) $。

得到这个新的电路之后,Prover就可以根据$ f_{x, ct} $的具体构造,再加上已知$ k $的内容,通过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得到对应的同态承诺的Opening 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!

最后Prover就把$ C_x, ct,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打个包全部发给Verifier,就完成NIZK啦。

  1. 当Verifier收到了Proof之后,他就需要根据$ C_x $和$ ct $的内容重新构建出电路$ f_{x, ct} $出来。随后他可以在原本得到的承诺$ c_k $上同态的计算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)电路$ f_{x, ct} $,最后得到对应了证明电路输出结果的承诺$ c_{C_x(w)} $。得到了这个承诺之后,他就可以使用Prover发送过来的randomness opening 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来打开并且检查这个承诺啦。

注意这里的Trusted Setup中没有任何一点提及到$ C_x $或者$ w $的内容,所以这个协议可以反复的使用!每次只需要Prover在Proof中添加对于问题的证明电路$ C_x $的描述,Verifier就可以根据这个描述以及$ ct $来重新构建一个新的$ f_{x, ct} $出来,然后完成NIZK的验证啦。

我们通过修改最初的FHC承诺中的内容实现了重复使用初始化参数的要求,随后再基于承诺中的密钥$ k $加密/解密真正用于证明的witness,从而实现了证明电路的计算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得到了【KW17】中描述的Multi-theorem Preprocessing NIZK的大致雏形了。

安全性总结

自从添加了新的一层Indirection之后,我们整个协议的安全性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因为现在Verifier额外还能看到$ ct $,即witness $ w $的密文,我们要求所选的对称加密算法是语义安全(Semantic Secure)的。这样的话,旁观者就不能从$ ct $中提取出$ w $有关的信息。

同时,我们在选择对称加密算法的时候,最好选择解密电路较为简单的算法,因为对于Verifier来说,他等同于是要在Commitment密文中同态解密其中的witness,如果解密电路较为复杂,那么整个Proof的验证计算量就会变得很大。

虽然对于选择的对称加密算法没有过多的要求,但是如果我们只想要基于Lattice的难题假设的话,要么我们就要选择不基于任何假设的算法,如AES等,或者是同样基于Lattice problem(如LWE/SIS)的加密算法,如Regev。

Opening的问题

解决了最重要的Soundness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看之前提到过的Opening的问题了。

我们基于新的模型,再复述一下之前描述的问题本身:因为Prover公开的Opening 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包含了密钥$ k $本身的信息,所以如果Verifier看到了多个$ \mathbf{R} $矩阵之后,可以根据$ \mathbf{R} $矩阵的概率分布分析出和$ k $的分布有关的信息来。虽然并不能直接让Verifier知道密钥$ k $的具体值,但是这一信息的泄漏直接导致了整个协议并不是Zero Knowledge的。

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,我们和解决上一个问题一样,再增加一层Indirection:如果Prover不揭露Opening $ \mathbf{R} $的内容,而是向Verifier公开一个只有拥有了$ \mathbf{R} $才能计算的某个难题的解,那么只要Verifier验证了这个解是正确的,那么就代表Prover肯定知道正确的Opening $ \mathbf{R} $了。

在【KW17】中,Kim与Wu使用的Indirection Layer是一个和我们之前讨论的Lattice IBE/ABE相同的SIS问题。通过巧妙的把NIZK中用到的承诺嵌入在SIS问题实例中,只要Prover知道对应同态承诺的randomness $ \mathbf{R} $,他就等同于拥有了对应这个SIS实例的MP12 Trapdoor,然后就可以生成SIS问题的解了。这样我们就可以让Prover间接的“证明”他真的知道$ \mathbf{R} $而不暴露任何一点其他的信息。
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实现的。我们知道,在协议的一开始,Prover和Verifier手中所持有的关于密钥$ k $的承诺结构如下: $$ c_k = \mathbf{AR}k + k \mathbf{G} $$ 随后,因为Prover知道$ k $的值,所以他可以基于$ \mathbf{R}k $和证明电路$ f{x, ct} $的信息,通过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计算出证明结果的承诺: $$ c{f_{x,ct}(k)} = \mathbf{AR}{f{x, ct}, k} + f_{x, ct}(k) \cdot \mathbf{G} $$ 在这里,为了更加方便的表述【KW17】中的SIS问题和MP12 Trapdoor的关系,我们修改一下证明电路$ f_{x, ct} $的定义,使得当证明电路通过(输出0)的时候,我们的$ f $电路会反向输出1: $$ \begin{align*} f_{x, ct}(k) &= 1 - C_x(Decrypt(k, ct)\ &= 1 - C_x(w)\ &= \begin{cases} 1, & C_x(w) = 0\ 0, & \text{otherwise} \end{cases} \end{align*} $$ 这样一来,如果Prover拥有正确的witness $ w $的话,那么$ f_{x, ct}(k) $就会输出1。那么我们最后得到的承诺就是: $$ c_{f_{x, ct}(k)} = \mathbf{AR}{f{x, ct}, k} + \mathbf{G} $$ 同理,当Verifier拿到密钥的承诺$ c_k $之后,他也可以通过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来同态计算电路$ f_{x, ct} $,得到同样的证明结果承诺$ c_{f_{x, ct}(k)} $。

引入MP12 Trapdoor

我们观察发现,承诺$ c_{f_{x, ct}(k)} $的结构,刚好符合了生成MP12 Trapdoor的结构。在详细描述之前,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MP12的Trapdoor的大致构造。

首先,MP12的目的就是可以构造一个Lattice Trapdoor,已知矩阵$ \mathbf{A} $的Trapdoor $ \mathbf{R} $的话,就可以任意的解开基于$ \mathbf{A} $构造的SIS与LWE问题。对于LWE问题,因为是单射的,所以我们可以还原出正确的一个解。对于SIS问题,因为解的空间到目标空间是满射的(同一个SIS问题有多个解),所以更为复杂一点,我们需要随机的在高斯分布中取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解,并且这个分布不能暴露Trapdoor的信息。

我们先定义基于矩阵$ \mathbf{A} $的SIS函数为: $$ f_\mathbf{A}(\mathbf{v}) = \mathbf{A} \mathbf{v} \text{ mod }q $$ 基于矩阵$ \mathbf{A} $的LWE函数为: $$ g_\mathbf{A}(\mathbf{s, e}) = \mathbf{As + e} \text{ mod }q $$ MP12的构造方法大致分三部分:

  1. 找到基于工具矩阵Gadget Matrix)$ \mathbf{G} $下的SIS与LWE反函数$ f_\mathbf{G}^{-1}, g_\mathbf{G}^{-1} $。这一步很简单,详细的可以参考Lattice Trapdoors的那一篇文章。
  2. 基于$ \mathbf{G} $矩阵,一个随机生成的$ \mathbf{B} $矩阵和选定的一个随机的短randomness $ \mathbf{R} $,构造出平均随机分布的$ \mathbf{A} $矩阵。这个$ \mathbf{A} $矩阵的构造可以让我们在知道了Trapdoor $ \mathbf{R} $之后,轻松的把$ \mathbf{A} $矩阵轻易的变回$ \mathbf{G} $矩阵:

$$ \mathbf{A} = [\mathbf{B \vert G - BR}]\ \mathbf{A} \cdot \begin{bmatrix} \mathbf{R}\ \mathbf{I} \end{bmatrix} = \mathbf{G} $$

  1. 给定一个基于$ \mathbf{A} $的SIS或者LWE问题,我们使用$ \mathbf{R} $的信息和之前生成的反函数$ f_\mathbf{G}^{-1}, g_\mathbf{G}^{-1} $生成真正的SIS与LWE反函数$ f_\mathbf{A}^{-1}, g_\mathbf{A}^{-1} $。

【KW17】的idea是这样的:与其让Prover直接揭露出他用于同态承诺的randomness 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,不如实现约定好一个随机分布的矩阵$ \mathbf{A} $和一个random target vector $ \mathbf{u} $,然后让Prover找到一个短的SIS解向量$ \mathbf{v} $使得$ \mathbf{Av = u} \text{ mod }q $。

不过这里设计的精髓在于,只要Prover知道了正确的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,那么这个$ \mathbf{R} $矩阵恰巧就是$ \mathbf{A} $矩阵的MP12 Trapdoor。只要运用我们上面描述的第三步,解开这个SIS challenge就小菜一碟了。

同时,为了确保ZK的要求,我们需要巧妙的设计这个$ \mathbf{A} $矩阵,使得我们能够构造出一个simulator。这个simulator可以在不知道$ k $和对应$ k $的randomness $ \mathbf{R}k $的情况下,只需要知道同态计算所用的电路$ f{x, ct} $就可以模拟出正常协议下的所有transcript的概率分布

为了实现这两条要求,【KW17】构造了如下结构的一个平均随机分布的SIS问题矩阵$ \mathbf{A} $: $$ \mathbf{A} = [\mathbf{A}_1 \vert \mathbf{A}_2] $$ 对于一个这样结构的$ \mathbf{A} $矩阵,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Trapdoor

  1. 假如$ \mathbf{A}_1 $是一个使用MP12 sample的带有Trapdoor $ \mathbf{R} $的平均随机分布矩阵,而$ \mathbf{A}_2 $可以是任何结构的矩阵,那么我们可以很简单的找到$ \mathbf{A} $的Trapdoor:

$$ [\mathbf{A}_1 \vert \mathbf{A}_2] \cdot \begin{bmatrix} \mathbf{R}_1\\mathbf{0} \end{bmatrix} = \mathbf{G} $$

  1. 假如$ \mathbf{A}_1 $是一个没有Trapdoor的随机矩阵,$ \mathbf{R}_2 $是一个随机短矩阵,而$ \mathbf{A}_2 = \mathbf{A}_1 \mathbf{R}_2 \pm \mathbf{G} $,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另一个Trapdoor:

$$ [\mathbf{A}_1 \vert \mathbf{A}_2] \cdot \begin{bmatrix} \mp\mathbf{R}_2\\mathbf{I} \end{bmatrix} = \mathbf{G} $$

如果我们观察这两种情况,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概率分布极其相似。

在1里面,$ \mathbf{A}_1 $是MP12 sample的随机矩阵,因为Leftover Hash Lemma,所以我们无法分辨它与uniform random distribution的区别。而$ \mathbf{A}_2 $是任意sample的,自然也是随机分布的。

而在2当中,$ \mathbf{A}_1 $是一个随机sample的uniform random矩阵,而$ \mathbf{A}_2 $的构造因为Leftover Hash Lemma也是uniform random的distribution。

这也就是说,给定一个$ \mathbf{A} $矩阵,我们无法分辨它到底来自于1号平行世界,还是2号平行世界。这对于构造ZK的模拟器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。

构造SIS Challenge

简单的来说,simulator在1号平行世界中,而现实生活中的Prover则在2号平行世界中

我们先来看现实世界。

首先,Prover和Verifier可以实现约定一个random target vector $ \mathbf{u} $,作为SIS Challenge。

当Prover通过$ k $的值使用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计算出opening 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之后,他可以构造如下的矩阵$ \mathbf{A}^* $: $$ \mathbf{A}^* = [\mathbf{A} \vert \mathbf{AR}{f{x, ct}, k} + f_{x, ct}(k) \cdot \mathbf{G}] $$ Prover要做的事情,就是告诉Verifier一个短向量$ \mathbf{v} $,使得满足: $$ \mathbf{A}^* \mathbf{v} = \mathbf{u} \text{ mod }q $$ 同时,Verifier可以自己通过承诺$ c_k $和$ f_{x, ct} $的信息,通过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同态计算出承诺$ c_{f_{x, ct}(k)} $,然后再次创建出$ \mathbf{A}^* $矩阵出来: $$ \mathbf{A}^* = [\mathbf{A} \vert c_{f_{x, ct}(k)}] = [\mathbf{A} \vert \mathbf{AR}{f{x, ct}, k} + f_{x, ct}(k) \cdot \mathbf{G}] $$ 知道了$ \mathbf{A}^* $和$ \mathbf{v} $之后,Verifier就可以把它们相乘起来,验证结果是否等于$ \mathbf{u} $了!

Prover的Trapdoor

Prover是如何找到对应$ \mathbf{A}^, \mathbf{u} $的SIS解$ \mathbf{v} $的呢?其实很简单,这正是因为$ \mathbf{A}^ $的构造。

首先在$ \mathbf{A}^* $矩阵中,$ \mathbf{A} $就是用于最初构造承诺用的LWE矩阵(由TTP生成),而$ f_{x, ct}(k) $这部分我们讨论过,如果$ k $和witness $ w $正确的话,那么会输出1。所以在正确情况下,整个等式可以被简化为: $$ \mathbf{A}^* = [\mathbf{A} \vert \mathbf{AR}{f{x, ct}, k} + \mathbf{G}] $$ 这正是我们描述的MP12 Trapdoor的结构,所以Prover可以轻松的得到Trapdoor $ \mathbf{R} $为: $$ \mathbf{R} = \begin{bmatrix} -\mathbf{R}{f{x, ct}, k}\\mathbf{I} \end{bmatrix}\ [\mathbf{A} \vert \mathbf{AR}{f{x, ct}, k} + \mathbf{G}] \cdot \mathbf{R} = \mathbf{G} $$ 这样一来,Prover就可以轻松的利用Trapdoor把$ \mathbf{A}^* $的SIS问题变换为$ \mathbf{G} $的SIS问题,然后使用MP12中的sampling方法找到符合正态分布的SIS解$ \mathbf{v} $了。

反之,如果Prover提供了错误的witness,或者是错误的密钥$ k $的话,那么Prover自己所计算的$ \mathbf{A}^* $矩阵和Verifier同态计算的$ \mathbf{A}^* $就会有所分歧,这样Prover就算生成了一个符合自己的$ \mathbf{A}^* $要求的$ \mathbf{v} $,也无法使得Verifier接受这个SIS解。

Simulator的构造

了解完现实世界之后,接下来我们来继续探讨零知识的属性。为了确保这个协议的ZK property,我们需要构造出一个simulator可以模拟Prover和Verifier之间的所有沟通信息(包括了一开始TTP生成的公共参数)。

回到我们之前讨论的第一个平行宇宙中,我们可以构造如下的一个Simulator:

  1. 首先,我们生成一个拥有MP12 Trapdoor的uniform random矩阵$ \mathbf{A}’ $和对应的Trapdoor $ \mathbf{R}’ $。并且我们选择一个SIS的目标向量$ \mathbf{u}’ $。
  2. 随后,我们再随机的生成一个平均随机分布的代表密钥$ k $的承诺$ c_k’ $。注意这里我们只是随机生成了一个矩阵,并没有GSW FHC承诺的结构,但是这并不影响Simulator的正常运作。
  3. 因为我们要模拟一个NIZK的协议,所以我们还需要随机的生成一个NP Relation $ x’ $,和一个随机的密文$ ct’ $。基于这两项,我们就可以构造出需要同态计算的电路$ f_{x, ct}’ $。
  4. 最后,我们在$ c_k’ $上同态的计算$ f_{x, ct}’ $,得到$ c_{f_{x, ct}(k)}’ $,并且组成$ \mathbf{A’}^{} = [\mathbf{A}’ \vert c_{f_{x, ct}(k)}’] $。因为我们知道$ \mathbf{A}’ $的Trapdoor $ \mathbf{R} $,所以可以轻松的生成一个$ \mathbf{v}’ $向量使得$ \mathbf{A’}^ \mathbf{v’} = \mathbf{u’} \text{ mod }q $。

这个Simulator从头到尾生成了协议中的$ \mathbf{A} $矩阵,目标向量$ \mathbf{u} $,GSW GHC承诺$ c_k $,以及最后验证opening的$ \mathbf{v} $向量。

我们接下来,需要证明Simulator生成的这些内容和真实的协议中的内容概率分布一致,是无法分辨的indistinguishable)。

image-20201022022403290

这里的一张图上比较了真实协议与Simulator输出的三组内容,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样的。

公共参数部分,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构成承诺的$ \mathbf{A} $矩阵。在Simulator中$ \mathbf{A} $是uniform random的,而在真实协议中$ \mathbf{A} $是GSW FHC所用的LWE矩阵。因为DLWE假设,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这两者是computationally indistinguishable的。

承诺部分,真实协议构造的是GSW FHC承诺,而在Simulator中我们则是随机的sample了一个矩阵。因为$ \mathbf{A} $是uniform random的,并且$ \mathbf{R} $矩阵也是符合正态分布的短矩阵,所以根据Leftover Hash Lemma(以及Commitment的hiding property),我们知道这两部分也是indistinguishable的。

最后,再看opening的部分。在真实协议中,Prover会构建$ \mathbf{A}^* $矩阵,然后根据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的信息构造MP12 Trapdoor,然后找到SIS问题的解$ \mathbf{v} $。然而在Simulator中,我们同态计算随机生成的承诺,得到一个看似像承诺的$ c_f’ $,组成$ \mathbf{A’}^* $矩阵。虽然这个承诺是个假承诺,我们也不知道它对应的randomness,但是因为我们知道$ \mathbf{A}’ $的MP12 Trapdoor,所以也可以轻松的找到SIS问题的解$ \mathbf{v}’ $。这里,因为两个世界中都是使用MP12来sample SIS问题的解的,并且$ \mathbf{A}^* $矩阵的结构也是indistinguishable的,所以两个世界中sample的$ \mathbf{v} $向量的概率分布也是indistinguishable的!

Q.E.D.

当我们发现在这两个世界观中,构成NIZK的这三部分都是indistinguishable之后,我们的零知识属性证明就完成啦。

【KW17】DP-NIZK的完整形态

最后,我们来总结一下,【KW17】中所描述的Preprocessing NIZK的最终完全形态!

image-20201022020320159

整个协议在一开始需要进行一次Trusted Setup,可以由可信第三方(TTP)或者是MPC完成。在初始化的阶段,我们需要生成一个密钥$ k $,以及对应这个$ k $的GSW FHC承诺$ c_k $和对应的opening $ \mathbf{R}_k $。承诺$ c_k $可以直接公开给所有人,而$ k $与$ \mathbf{R}_k $只能告诉Prover。同时,我们还需要指定好SIS问题的目标向量$ \mathbf{u} $,以及加密解密用的算法。

当初始化结束之后,Prover可以对Verifier进行任意次数的NIZK,证明任何内容(NP Relation)。其证明步骤如下:

  1. Prover决定要证明的内容,生成公共参数$ x $,并且把witness $ w $用$ k $加密成密文$ ct $。
  2. Prover把$ x $与$ ct $的值嵌入证明电路,得到新的证明电路$ f_{x, ct}(k) = C_x(w) $。
  3. Prover使用$ k $的信息,通过Input-Dependent Evaluation构建出$ \mathbf{A}^* $矩阵,并且得到opening $ \mathbf{R}{f{x, ct}, k} $。这里的$ \mathbf{R} $矩阵恰好是$ \mathbf{A}^* $的MP12 Trapdoor,于是Prover找到一个SIS的解$ \mathbf{v} $,使得$ \mathbf{A}^* \mathbf{v} = \mathbf{u} \text{ mod }q $。
  4. 最后,Prover把$ x, ct, \mathbf{v} $发给Verifier,完成NIZK。

当Verifier收到这些消息之后,可以很简单的验证证明:

  1. Verifier根据$ x, ct $重组出$ f_{x, ct} $证明电路。
  2. Verifier使用一开始拿到的$ k $的承诺$ c_k $通过Input-Independent Evaluation同态计算$ f_{x, ct} $,得到$ c_{f_{x, ct}(k)} $,然后重组出$ \mathbf{A}^* $矩阵。
  3. 最后,Verifier检查$ \mathbf{A}^* \mathbf{v} $是否等于目标向量$ \mathbf{u} $。

这就是【KW17】基于FHE/FHC的NIZK的全貌了。

简化成DP-NIZK

我们观察发现,虽然【KW17】是Preprocessing NIZK,使用了Trusted Setup这一个步骤生成了Prover专属的$ k_p $以及Verifier专属的$ k_v $。但是其实$ k_v $中仅仅只是包含了承诺$ c_k $而已。这个部分是完全可以公开的!然而,Prover所拥有的$ k_p $中的$ k, \mathbf{R}_k $部分还是得保密的。

这也就是说,我们可以弱化一下Preprocessing NIZK的假设,把它变成一个指定证明方NIZK(Designated-Prover NIZK,DP-NIZK)。在DP-NIZK中,一次Trusted Setup只能使得一个Prover拥有证明的能力(即拥有密钥以及opening),而任何其他人只要知道$ c_k $都可以当作Verifier。这对于原本的Preprocessing(即指定证明方,指定验证方)的框架来说要好了不少。

写在最后

写到这里,关于【KW17】的NIZK构造就差不多了。

这篇文章其实是笔者半年前看到的内容,然而为了能够流畅的写出这个NIZK的具体构造以及思路,笔者在这个专栏下循序渐进,从格密码学的基础一路走来。

这几个月时间,从格的基础,到FHE,再到更进阶的Trapdoor以及ABE/IBE,最后再到把这些idea全部套用在一起的NIZK,构成了一条学习曲线。希望大家有所收获~

从下期开始,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专题,开始探索Lattice中最神奇,也是最吸引笔者的部分:Indistinguishable ObfuscationiO)。